社會服務機構的宗旨與治理結構是社會服務機構自身建設的重心

社會服務機構的宗旨與治理結構是社會服務機構自身建設的重心

       近日,民政部公布《社會服務機構自身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等四個推薦性行業標準,對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作出規范性指引。應該說這是社會服務領域的一份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對于規范和促進社會服務機構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服務機構作為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協同力量,如何規范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和組織績效、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關系著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關系著“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關系著我國現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有效解決,關系著共同富裕偉大目標的實現?!吨改稀返闹贫ê蛨绦校荚诖_保社會服務機構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滿足社會各界的服務需求。其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宗旨與使命、規范內部治理結構成為社會服務機構自身建設的核心。

       一、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加強黨組織建設

       依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的規定,社會服務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領域。《指南》進一步明確能力建設首先是加強黨的建設,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當前社會服務機構普遍規模偏小,黨員數量偏少,很多社會服務機構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屬于兼職工作人員,其黨組織關系在原單位,不在兼職單位過黨組織生活,進而導致社會服務機構的黨建工作推進困難,影響社會服務機構黨組織活動的開展,影響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需要從體制機制上予以完善,激發黨員創新活力,更好地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

       二、堅持宗旨與使命,就是要不忘社會服務機構的成立宗旨與使命

宗旨與使命是社會服務機構成立的目的和存在的原因,即社會服務機構是為使命而存在的,它們的存在是為了改變社會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推動社會進步。《指南》強化了宗旨在社會服務機構的自身建設的重要性,宗旨與使命可以幫助社會服務機構制定明確的目標,為機構指明方向、明確機構愿景,清晰界定機構的服務對象與發展定位,幫助機構發展制定并實施科學有效的決策。機構領導的首要任務就是設定一個清晰的宗旨與使命目標,并保證機構成員時刻牢記其使命。

       三、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就是要推動社會服務機構的科學決策與權力制衡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社會服務機構的內部治理體系是社會服務機構制度體系中最重要的組織體系,包括理事會、監事會(或者監事)、執行機構負責人的權力、職責和利益制衡關系的制度安排。其中,以理事會與監事的治理結構最為關鍵,當前社會服務機構存在理事會與監事設置不全、配備人員履職能力不足、成員之間存在裙帶關系、不按照章程召開決策會議、監事形同虛設等問題,理事會與監事權力制衡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不利于社會服務機構自身發展建設?!吨改稀访鞔_提出了加強對社會服務機構內部治理結構規范,促使社會服務機構依規落實內部治理結構、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推動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內部治理格局。治理結構的持續提升,也有利于社會服務機構財務管理等監管體系的完善,有利于公信力提升,有利于社會公共服務的參與,有利于自身品牌化建設,有利于社會服務的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服務過程中的風險防控。

       四、《指南》將持續發揮重要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指南》也將不斷進行更新和完善,推動數字化服務和智能化管理,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需求。同時,社會服務機構也需要在這一指揮棒的指引下,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社會影響力,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